然而,繁榮背后也有亂象。2013年1月,某省書法家協(xié)會換屆,選出了11名名譽主席、1名主席、16名常務副主席、18名副主席、10名副秘書長、6名顧問。這種曠古奇觀恐怕與書法市場背后有一只看不見的權力之手相關,市場定價不全是由質(zhì)量、品牌、供求、口碑決定,而有由書者“官階”的因素。書法界都知道,不管誰當了哪里的書協(xié)主席、副主席,其書法價格就在哪里上揚乃至破地域上漲,且是立竿見影。這樣的行業(yè)協(xié)會是不是有些官僚化、權力化運作的特征呢?
書法市場的腐敗泡沫也需要擠壓?!把刨V”需求造就了書法市場的“禮品經(jīng)濟”。
“禮品市場”的特點之一是高價交易,買者不用,用者不買,有賣無價,有價無市。一些書法作品是作為禮品在交易,甚至公開進入了一些政府單位對外的禮單,官員間、政商間也以此作禮,書法家也以此交接權貴托身富貴。一些官員腐敗亦與時俱進,原來赤裸裸的金錢與權力的交易,變?yōu)閷⒔疱X轉(zhuǎn)成器小價高的實物,以謀求職位的晉升或完成利益的交換。如已被羈押的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,其收受的賄賂中有價值1300多萬元的貴重物品200余件,包含一批現(xiàn)代名人字畫。在這個灰色地帶,還有一些企業(yè)家及社會人士用書法作品交易來洗錢,將自己違規(guī)違法所得在字畫交易中“文化化”、合法化。
一個受沾染過濃“官氣”協(xié)會影響的書法市場,難說成熟,難言健康。當代書法市場,真正的良性需求還未被激發(fā),在大多數(shù)市縣還談不上有書法作品市場,如果除書協(xié)高“官階”者才有市場,那這個市場正常嗎?只有擠去腐敗造成的虛假繁榮泡沫,建立市場化運行機制,書法市場才能真正得到發(fā)展和繁榮。